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 >> 2008奥运美食 >> 奥运美食资讯 >> 正文

1571种奥运菜品英译名出炉奥运菜单

记者 胡钰  2008-7-13 华夏时报 评论0

  英译让文化打折?

  遭遇尴尬的还不仅是中国菜谱,许多领域里的中国词汇都在翻译中备受争议。

  前不久热映的《功夫之王》中,不少中国谚语和武术专有名词都有了洋名字。“飞檐走壁”被译为Fly through air(在空气中飞行穿梭),“阿弥陀佛”译为Heaven help us(天堂保佑我们),“不是省油的灯”译为Has skills of his own(有自己的一套本事)等。有人认为这些翻译别有情趣,有人则认为损害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深,翻译过于浅显甚至是歪曲了原意。

  早些年,甚至有外国朋友把“一诺千金”译为“只要一答应,就要付美金1000元”,把“驰骋文坛”译为“经常在写字桌上跑马”。

  中国翻译协会副会长尹承东教授说,文化创意的翻译不仅仅是单纯将原语言译成目的语言,而应该在翻译过程加入创意、文化特色,避免呆板的直译,以达到既有发挥又有深度的目的。

  有专家指出,不论翻译方式如何改进,两种语言的转换多少会丢失中国文化的深意和韵味。而且,由于翻译是一种跨文化交流,文化差异的存在必然会影响到语言的审美感受。比如在中国传统建筑中,馆、厅、轩、堂、楼、阁、苑等叫法众多,意义各不相同,但英文很难有如此多的建筑词汇来对应;如果再具体到“听雨轩”、“抱山楼”这样的名词,英文就更难译出其中的意境了。

  另外,文化差异有时还会带来同一词汇意义却大相径庭的情况,这也成为翻译中的难关。比如“龙”(dragon)在汉语里是吉祥、权威的象征,但在西方文化中,dragon是指邪恶的怪物,罪恶的象征,还有“泼妇”的意思。因此,“亚洲四小龙”在翻译时就被转换为Four Asian Tigers (亚洲的四只老虎),而不是Four Asian Dragons (亚洲的四条龙)。

  专家建议,奥运期间,国人在翻译时还是应该多考虑外国朋友的思维习惯和角度,对一些意义难传达的词汇不妨采取直译的方法,比如“功夫”的英译gongfu这些年就起到了很好的效果,随之再加以解释或图示,以减少中国文化在传播过程中的“耗损”。

上一页 [1] [2] 
发送给好友分享
信息加载中...

湖北美食   名菜 | 小吃 | 特产

信息加载中...

美食文化   典故 | 名人 | 杂谈

信息加载中...

健康饮食   男女 | 瘦身 | 母婴

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