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焦点聚焦 >> 正文

亲临蒙牛特仑苏OMP发布会的见闻及感触

佚名 2009-10-28 长江论坛 评论0

  2月14日,周六,情人节,有幸亲临蒙牛特仑苏OMP新闻发布会,发些现场的图片,顺便谈一下我的感触。话不多说,直接上图。记者到场等待发布会开始,每人桌上都有一份特仑苏OMP牛奶,有的记者已经在喝了。 蒙牛集团的技术总监母智深讲解特仑苏及OMP的资料和情况 蒙牛总裁杨文俊发言,风趣的祝大家情人节“特尼尔苏”(特仑苏的蒙语发音,蒙语最好的意思) 记者现场提问 从杨文俊的言语、谈吐看来,他对特仑苏OMP牛奶顺利度过这次危机以及特仑苏的前景信心十足 发布会结束后杨文俊接受记者采访图发完了,简单说下我的见闻和感触。

  先说大家最关心的特仑苏OMP的安全问题吧、从发布会上得到的信息来看,这次特仑苏OMP事件的起因是质检总局对于OMP的界定发生了变化,简单的说就是之前OMP在中国属于是一般食品原料,现在OMP被归类为新资源食品原料,需要重新走手续重新审批,叫停添加OMP也只是等待审批得到批准而已,根本不涉及安全问题。OMP和IGF-1也完全是两种物质(卫生部、质检总局等6部门也已经发文确认了OMP的安全性)所以特仑苏OMP牛奶是安全的。(昨天下午我个人就合了2盒特仑苏OMP,哈哈,第一次喝)第二个因为我是第一次见到杨文俊,个人感觉这个人非常具有人格魅力,亲和力也很优,小崇拜一下。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就是,发布会上有记者在提问时说,这次OMP事件的爆发是源自许多媒体同时收到匿名的举报,看来这件事还有幕后黑手的存在,当然究竟是不是中国乳业的恶性竞争使然就不得而知了,不过杨文俊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表现出来的气度还是真让人不得不钦佩啊,哈哈,再崇拜一下。

  网友声音:

  这位大记者,请你解释一下蒙牛申请专利的说明中的为什么说IGF-1含量是普通牛奶的多少多少倍。同样是记者,为什么别的人能找证据说话,而你就去参加个发布会,就因为杨文俊的个人魅力,让你信服???还有你说的幕后黑手一事,为什么特仑苏致癌论在两年前就被提出来了,被揭发了,怎么没人出来说句话?这次要不是卫生部整顿食品添加剂,特仑苏也不会被当作众矢之的。你看看别的记者是如何评价蒙牛乳业申请的专利的吧,你也学学他们,摆出点证据出来,不要发布不负责任的报道!

  下面是转贴,你自己看吧:《蒙牛OMP专利再探》-- 李群蒙牛OMP专利再探记者:李群  蒙牛在宣传中多次提到的OMP(OsteoblastMilkProtein)到底是含有激素类蛋白IGF-1的GFC,还是与MBP(碱性牛奶蛋白,英文全称为MilkBasicProtein)成分相似的物质?  《第一财经日报》记者了解到,蒙牛向有关部门提交的《蒙牛特仑苏OMP牛奶情况汇报》(下称“汇报”)称,OMP是与MBP成分相似的物质,是MBP中的一部分。之前,蒙牛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采访时明确否认了OMP与IGF-1之间存在关系。

  不过,本报记者在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文献检索发现,在申请人为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乳酸菌饮料及其生产方法”、 “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巴氏杀菌乳及其生产方法”、“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等几项专利中,都有相同表述:“目前,在市场上销售一种产品—— 骨牛奶蛋白(注:说明书中大部分为“造骨牛奶蛋白”,下同),其英文全称是OsteoblastMilkProtein,简称OMP。规范名词为 GFC(growthfactorconcentration),中文名称为生长因子浓缩物。”

  几个专利说明书也都承认,GFC重要成分之一就是IGF-1。  而在内蒙古农牧业产业化办公室主办网站的一篇标明来自“内蒙古产业化办公室”的文章更是显示:特仑苏OMP牛奶已受专利的保护,专利名称为“一种液态奶 ”,申请号为200610003551.9。这个专利号与本报在今年12月5日C1版报道中提到的“本发明通过在牛奶中添加IGF-1,基本可满足人体对钙的吸收”的专利号相同。  蒙牛有几个OMP?  蒙牛认为特仑苏中没有IGF-1,OMP也不是IGF-1。

  蒙牛的汇报称:“2005年,蒙牛乳业集团在考察日本乳业市场时,发现了MBP系列产品,随即与新西兰领先的乳业科研机构TATUA NUTRIONALS(也是明治MBP牛奶的共同研发机构)一起,从牛奶中分离出能够促进人体骨密度增强的一组与MBP成分相似的物质,为了避开国际竞争对手的专利和知识产权,我们将其命名为OMP。”但蒙牛此前的说法并非如此。

  蒙牛特仑苏网站资料认为OMP是由“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与蒙牛乳业公司合作研究的成果,而且这种说法在网络上比比皆是。蒙牛创始人之一孙先红在2006年做客新浪财经时也表示,特仑苏OMP牛奶“这个是我们与公众营养与发展中心共同研发的”。本报记者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进行专利文献查询发现,内蒙古蒙牛乳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2月8日,开始申请一项“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的专利,申请号为“200510111315.4”,发明人为“刘爱萍 孙健”。

  其发明专利申请公布说明书第四页明确表述,“目前,在市场上销售一种产品——骨牛奶蛋白,其英文全称是OsteoblastMilk Protein,简称OMP。规范名词为GFC(growthfactorconcentration),中文名称为生长因子浓缩物”。本报记者注意到,此处其虽然英文使用OMP,但中文名称为“骨牛奶蛋白”,前后文提到OMP时大部分使用了“造骨牛奶蛋白”。广东奶协王丁棉对本报记者表示:“没有 ‘骨牛奶蛋白’这种物质,两者是一回事。”  在申请号为“200610031047.X”的“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乳酸菌饮料及其生产方法”、申请号为“200610031044.6”的“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巴氏杀菌乳及其生产方法”中,都明确表示OMP是GFC。

  昨天,本报记者在全世界最大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进行检索,通过检索“growthfactorconcentration”关键词,可检索出134条与之相关的论文摘要信息,但如果检索“OsteoblastMilkProtein”(注意加引号),则没有找到含有该词条的论文信息,后面只是列了一些不含该术语但可能有关的论文。【方舟子按:那些含有"growth factor concentration"一词的论文摘要指的是“生长因子的浓度”,而不是“生长因子浓缩物”,也与牛奶毫无关系。】  IGF-1悬疑  在“富含造骨牛奶蛋白的酸奶及其生产方法”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中,蒙牛明确表示,OMP的规范名词GFC“主要成分为类胰岛素成长因子(IGF-1,IGF-2)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TGF-β2)”。

[1] [2] 下一页
发送给好友分享
信息加载中...

湖北美食   名菜 | 小吃 | 特产

信息加载中...

美食文化   典故 | 名人 | 杂谈

信息加载中...

健康饮食   男女 | 瘦身 | 母婴

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