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16万重金“请”万方好土进菜园

记者钟楠 王璀 2010-6-11 楚天都市报 评论0

    图为:一棵洪山菜薹小苗在新土上生长

 60.2亩——对于名满天下,拥有无数传说的洪山菜薹而言,这是它育种基地的仅存面积,可谓寸土寸金。昨日,本报接读者举报:“有人在此填土建楼,严重破坏、蚕食基地。”记者随即赶赴现场调查。

    记者在现场看到,数十亩土地上,果然堆放着一层厚厚的新鲜红土,而且不断有车辆驶来,步步向前推进铺盖新土。

    在基地内,武汉楚天洪山菜薹产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乐文向记者表示,感谢市民关心,这其实是一个“美丽的误会”,没有人在此填土建房,而是基地在休耕土地,改良土壤。

    闻讯赶来的洪山菜薹产业协会会长、高级农艺师叶晓佑解释:“塔影钟声映紫菘”,距离宝通禅寺洪山宝塔千米开外的洪山区洪山村内,这块被称为“紫菘御菜园”的土地,是正宗洪山菜薹的育种原产基地,每年都会培育出数百斤如同黄金一般珍贵的菜薹原种,支撑着一个数亿元的庞大产业链条。

    叶晓佑称,按照农作物生长规律,土地必须在耕种几年后就进行休耕以及土壤置换,否则农作物将产生病原菌感染。对于已经种植多年,而从未休耕过的育种基地而言,休耕与土壤改良早已迫在眉睫。

    李乐文介绍,为找到与原产地土壤成分一致的土源,科研人员曾四处寻访多年。今年初,基地西北侧数百米开外,一处楼盘的基建施工开工后,地下数米处出现了大量优质灰潮土基,这正是踏破铁鞋寻找的洪山菜薹最佳生长土壤。这让他们激动不已,基地立即于春节后启动土地休耕,半年内不种菜育种,并以16万元的价格,购买了工地内的1.2万方土壤,送至基地铺设。

    据悉,整个休耕前后历时3个多月,耗资40余万元,预计本月底完工。

    新闻解读

    休养生息 保护品牌

    中国地质大学马振东教授介绍,洪山菜薹原产地是灰潮土,系长江碱性冲积沉积物,明显特征是高钙、微量元素多,独特的土壤环境是造就香脆鲜美、口感极佳、极具风味的洪山菜薹的重要因素。

    马振东表示,此次休耕和土地置换不仅能给洪山菜薹提供更好的土壤养料营养,更为重要的是,对于保护洪山菜薹这个独特品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洪山区城乡统筹局副局长易建平表示,千百年来的第一次休耕与换血,对于这片土地来说是一次难得的休养生息,基地方强烈的保护意识,值得推广借鉴。

发送给好友分享
信息加载中...

湖北美食   名菜 | 小吃 | 特产

信息加载中...

美食文化   典故 | 名人 | 杂谈

信息加载中...

健康饮食   男女 | 瘦身 | 母婴

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