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武汉,美食潮流好像是一波又一波,今年辣子鸡,明年臭桂鱼,但自从辣子鱼、香辣虾、油焖大虾上市后,麻辣鲜香似乎就成为难以超越的潮流口味了。
上个周末,和一位北京来的韩国朋友共进晚餐,当他用“京片子”流利的说出“我要吃武汉的油焖大虾”时,我真是觉得很惊叹。
与麻辣鲜香有关的菜品真不少,目前最受追捧的有油焖大虾、香辣虾、水煮鱼、牛蛙、双色鱼头、麻辣火锅……不少餐馆营业到凌晨4点,觥筹交错中,武汉的夜晚少了几分安静,多了几分热闹。
油焖大虾正当时
又到了油焖大虾上市的季节了,色鲜、饱满的小龙虾张狂的诱惑着大家的味蕾,集麻辣鲜香于一体,表皮的鲜辣和壳中的鲜嫩融为一体,秘制的香味缠绕不尽,吃了一个还想来一个,让人忍不住要多“吻”几口。
在武汉,喜欢吃油焖大虾的客人常常一要就是几锅,笔者曾亲眼目睹一位苗条、美丽的电视台女主持人抱着锅吃,恨不能把脸都伸到锅里去。餐桌上,每个食客面前都是一堆堆积如山的虾壳,仿佛是一场“红色盛宴”。
香辣虾蟹风采不减
香辣虾、香辣蟹是前几年雄霸武汉餐桌的一道菜,有人总结最兴盛时的情景是:人人皆啖香辣虾,夜夜欢歌到凌晨。虽然现在“点击率”稍逊于油焖大虾,但依然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香辣蟹、香辣虾,到衍生出来的香辣田螺,人们大张旗鼓地吃起香辣料理来。
香辣虾选用的是基尾虾为原材料,经过腌、炸、炒、烧、焖等近10道工序,加入多种中药材制作而成,其精髓在于肉质和炒制时的调味。麻辣味浓、干香脆嫩、肉质紧韧爽脆,加上多种特制香料的调和,让人回味。
鱼火锅食之有味
因鱼有着丰富的营养,食之有味,对人体有着较强的保健功能,故爱鱼之人也颇多。当下流行的招牌特色火锅鱼,基本都能先吃鱼后涮菜。辅以各家的秘制底料文火煨制,火锅的麻、辣、香全部融入这鱼肉里面,鱼肉却还很嫩很滑,辣而不燥,香而不腻,久食而不上火,多吃也不长肉。
【新吃法】
“常青豆捞坊”
油焖大虾配豆捞,去火又养生
酒店里高贵清淡的海鲜豆捞,与街边平价香辣的油焖大虾,原本跟菠菜和黄豆芽一样,放在一锅汤里怎么看都有种气质上的差异。时下,却被演绎成经典的美食拍档,豆捞滋补去火,大虾劲爽解馋,竟是奇妙的养生食法。秘制的海鲜底汤因加入了中药材,喝了不上火,喝完汤,鲜红透亮的油焖大虾端上来,就着豆捞的甘甜回味,吮一口虾,再剥、吸、嚼,咸中透甜,回味悠长。
大虾是每天从孝感收购来的纯野生虾,虾肉鲜嫩、无污染,肥腴得当,用几十种调料、中草药和啤酒一起烧制而成,这样,虾肉融入了药材的功效啤酒的味道,闻起来,香飘四溢,吃过后,唇齿留芳。特别适合注重养生的小资白领,口味偏淡的中老年人食用。
人均消费:55元左右,油焖大虾60元/份
【老口味】
“从虾做起”特味餐厅
将活色生香进行到底
台北一路绝对是汉口的吃喝好去处,食客络绎不绝。记者来到“从虾做起”时,放眼望去,无论是穿职业套装的绅士淑女,还是打扮休闲的邻家嫂子,都戴着塑料手套,把虾脑吮得吱吱作响。“他家的虾子,口味很独特,不是那种厚重酱料堆砌出来的味道,虾很新鲜,味香肉嫩,尝过方知绝妙。”虾还没上桌,带领我们前去的饕餮达人就开始赞不绝口:做虾首先是食材的品质要好,这样做熟的虾,颜色看上去通红透亮,饱满充实,肉色细白。为了满足武汉好吃佬们越看越刁的味道,店家根据本地人的口味将烹制配方不断调整创新,做出活色生香的汉味油焖大虾。舍不得浪费麻辣鲜香的汤汁,吃完可以叫上一份热干面拌汤汁,让虾的细嫩味觉和碱水面的爽滑,在舌尖上跳跃回旋。
人均消费:30-50元,油焖大虾70元/份
【经典菜】
“九子跳跳蛙”餐厅
比辣的跳还有性格的蛙
招牌跳跳蛙是野生牛蛙做成,不同于一般的辣子火锅,这道菜里放的是泡椒和灯笼辣椒,所以有点酸酸辣辣的味道,有微辣、中辣和特辣可以选,建议选微辣或中辣,因为吃的时候如果点火加热,辣味就会完全释放出来,特辣会变成超级辣哦。吃完很嫩的蛙肉,再倒入高汤做锅底涮菜吃,包菜打底很好吃,但包菜也吸辣味,很考验人的耐辣性。
香辣虾是一个冷锅,份量比较足,尝尝香辣虾,味道很浓郁,入口鲜辣的味道感觉不错,口辣而不辣心。吃香辣虾蘸着里面的油吃,味道比较好。在锅底还有藕条、黄瓜等配菜,藕条的味道超级好,一上桌就被抢光了。
人均消费:35元,跳跳蛙小份38元/中份58元/大份78元
1. 常吃辣椒要配合凉性食材。由于辣椒偏温热,烹调辣味菜肴时,最好选择具有滋阴、降燥、泻热等功效的食品,如苦瓜、丝瓜、黄瓜、百合、槐花、香椿、大头菜等。这些食物有清热、泄火、解毒的作用,尤其适宜于体热的人。
2. 吃辣以后可以吃些酸味水果。一些酸味的水果和蔬菜中含有鞣酸、有机酸、纤维素等物质,能起到刺激消化液分泌、加速胃肠道蠕动的作用,能够帮助常食辣椒的人滋阴润燥。在水果中含酸性物质种类最多的当数山楂,它有刺激胃肠内各种消化酶的分泌、帮助消化、防止脂肪堆积的作用。此外,柚子、石榴、苹果也是常吃的酸味水果。
3. 过完麻辣瘾要多喝开水或汤补充水分。吃完麻辣食物后为了避免出现咽喉干燥、口舌少津等症状,要勤给身体补充水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