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导医师:池晓玲(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萧焕明(广东省中医院肝病科主任医师)时冷时热需警惕据医师介绍,其实今年秋天的天气较往年已是偏凉,但时冷时热、雨水较多的天气仍要引起市民注意,此时可正是各类病菌滋生的最佳时机,市民容易患上疾病,尤其是出现“湿”的症状,如腹胀、纳差、恶心欲呕,头重、水肿等。所以医师提醒,市民可在饮食上多注意健脾祛湿,尤其是秋分后,更应少食寒凉、生冷、不洁瓜果以防造成湿浊内蕴,引起腹泻等症状。 另外,秋季通于肺气,五行属金,此时饮食还应“少辛增酸”,少食葱、姜、蒜、薤、椒等辛味之品,多食酸味果蔬。为此,两位医师特别为市民推荐以下几个食疗方。
秋疗食单大推荐■醒脾开胃汤材料:生麦芽50克、淮山药30克、炒薏苡仁50克、牛肉100克、陈皮10克、生姜10克。
做法:牛肉洗净,切小块,生姜拍烂。将全部用料洗净,放入砂锅,加适量水,小火煮2小时,加精盐调味即成。
功效:健脾开胃,适用家庭日常食用,尤其对增进胃纳不佳的老人与小孩的食欲有良效。
■砂仁鲫鱼汤材料:鲜鲫鱼150克、砂仁3克、陈皮6克、生姜、葱、盐各适量。
做法:鲜鲫鱼刮去鳞、鳃,剖去内脏,洗净,将砂仁放入鱼腹,再与陈皮同放入砂锅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放入生姜、葱、精盐,煮至汤浓味香即可。
功效:健脾利湿,理气开胃,适用日常食用,尤其对胃纳不佳、腹胀等不适者适用。
■理气消滞茶材料:紫苏梗12克、炒陈皮9克、炒莱菔子7克、炒山楂10克。
做法:将以上药材研成粗粉,以纱布包,冲入沸水适量,盖焖15分钟即可。
功效:理气消滞。
■麦麸山楂糕材料:麦麸50克、山楂30克、茯苓粉50克、粟米粉100克、糯米粉50克、红糖20克。
做法:将麦麸、山楂去杂质,再将山楂切碎、去核、晒干或烘干,与麦麸共研为细末,与茯苓粉、粟米粉、糯米粉、红糖一起拌和均匀,加适量水,用竹筷搅和成粗粉粒状,分装入8个粉糕模具内,轻轻摇实,上笼用大火气蒸30分钟,粉糕蒸熟取出即成。
功效:养心补肾,补虚和血,散瘀降脂。
黄瓜莫傍花生米作为一道爽口凉菜,黄瓜切小丁,和煮花生米一起调拌,常常被使用,也深受市民喜爱。但专家指出,这样的搭配并不是十分妥当。因为这两种食物搭配可能会引起腹泻。
据了解,黄瓜性味甘寒,常用来生食,而花生米多油脂,一般来讲,如果性寒食物与油脂相遇,会增加其滑利之性,导致前列腺炎。
常吃泥鳅可助性欲泥鳅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富于营养,成年男子常食可滋补强身。营养学家指出,泥鳅有养肾生精的功效,其富含的赖氨酸和锌是精子形成的必要成分,因此,常吃泥鳅不但能促进精子形成,还有助于提高精子的质量。
值得一提的是,在淡水鱼类中,泥鳅的脂肪含量更少,而其中的铁质和钙质比鳗鱼要多3倍。对于有“三高”的男性朋友,泥鳅无疑是更健康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