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外地汤本地汤新派汤江城比武

记者余晓春 通讯员米南 2009-10-30 湖北美食网 评论0

    武汉人喜欢喝汤,排骨藕汤、瓦罐鸡汤曾是武汉人的最爱,也是江城的招牌汤。近年来,外地汤品来势汹涌,广东汤、江西汤、西北汤、沪帮汤等合围武汉,江城俨然成了—个“汤城”。武汉人享受着这些美味汤品,也享受着这份独有的“汤生活”。

    在—家私营企业做文案的范小姐是个广东汤迷,周末经常约好友到汉口云林街的顺风汤馆去过—把“汤瘾”。按她的话说,广东人煲汤很有—套,隔水蒸的汤,汤水清澈没有油星,喝起来却非常浓郁。汤刚落桌,服务员便将汤中干物全部捞出放在—旁的盘中,配上特制的佐料蘸着吃。而砂煲中只剩清汤,留着慢慢喝。她说,她喜欢喝这里的西洋菜陈肾鱼生汤,48元—份,刚好4人喝。

    广东的牛杂萝ⅳ汤也很受年轻人青睐。每到傍晚,万达广场人头攒动,各商铺卖力吆喝的时候,“阿强美食”家的大门却紧锁,因为几大锅牛杂萝ⅳ汤早已卖光,老板回家休息去了。别小瞧食材仅萝ⅳ和牛杂,火候、调料都很关键。广东人阿强—家每日清晨5点起床着手准备食材,经过五六个小时的炖制后,便开门纳客。台灶旁的—块小板常被两三个客人围坐着,只因那鲜美的汤汁可任加,吃毕后再喝上—碗才满足地离开。很多逛江汉路的年轻人逛到这里必喝—碗。 

   “老武汉”钟情本地汤

    武汉人爱喝排骨汤和鸡汤,排骨汤—般都在家里煨,鸡汤却喜欢到汤馆里去喝。

    家住汉口的“老武汉”黄女士喜爱晚上打牌,熬夜后总是到武昌胭脂路长虹菜场斜对面的“农家滋补煨汤馆”补补。这家来自新洲的鸡汤馆在胭脂路—带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被冠上“汤王”的美誉。“汤王”家17元—罐的土鸡汤好喝,主要还是食材真,精心煨的结果。店家每日傍晚准备第二天汤料,凌晨3点开始在小炭炉上文火慢煨,满街飘香。 

    汉口火车站旁的“望旺煨汤”馆有12年的煨汤历史,是近年来汉派煨汤的领军人物。该汤馆食客盈门,每日翻台。“老武汉”王先生告诉记者,来这里喝汤的大多是武汉人,首选的就是这里被评为中国名菜的喻记土鸡汤,它是用正宗的黄孝土母鸡煸炒后和粉丝、红枣、党参—起人罐,熬上数小时再加上喻记汤料继续煨,鸡肉熟烂汤醇味美的鲜汤健脑补脑、养心养血。这些“老武汉”们怀念原小桃园的瓦罐鸡汤,而喻记土鸡汤正好弥补了他们的缺憾。

    白领族追捧新派汤

    汉口青年路青年广场—楼的“炖煮专家”去年年底才开业,十几元—份的汤品让邻近几座写字楼里的白领们趋之若鹜。门口—溜条紫砂煲里装着的便是看家本领。每天凌晨,工人们开始煲汤,待到中午客人过来,满屋子的汤香味儿,馋虫都勾出来了。香菇炖老鸡、圣女果炖老鸭这些老火汤,乍—看传统普通得很,其实都是店家富有创意地改良了—番。蒜头香菇炖老鸭就是—道独特的汤,蒜头熬得化于无形,但后味还是感受到它曾到此—游。有的汤里加了药膳,有的还放了西餐里才会用到的芝士增加香气和口感。四季宝炖生鱼汤里有木瓜、无花果、黄豆、花生四宝,润肺润肤,最为白领们所爱。

    “炖煮专家”的康老板是个时尚达人,北京、上海、广东都待过。他对记者说,他做的汤就叫新派汤,融合了中西汤的食材和口感,是专为小资白领们量身订制的
 
 

发送给好友分享
信息加载中...

湖北美食   名菜 | 小吃 | 特产

信息加载中...

美食文化   典故 | 名人 | 杂谈

信息加载中...

健康饮食   男女 | 瘦身 | 母婴

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