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事件
这个“正常”蛮怄人
昨日,刚来武汉照顾孙子的付太婆到菜市买了5斤排骨,花了60多元。回到家一称,差了半斤。付太婆回到菜场,与肉贩理论。肉贩说:“任何秤都有误差,差点秤不是蛮正常!”付太婆问:“那到底差几多叫正常呢?”肉贩无语,不再理会付太婆。
付太婆向本报《百姓问政》询问,买东西总是差点秤,这到底有没有标准?
■权威解答
商品计量误差有标准
对此,市质监局局长樊启祥作客本报《百姓问政》联办的“行风连线”节目时,携相关负责人一道接受了记者专访。
据介绍,各类商品计量误差有详细标准:粮食、蔬菜、水果或不高于6元/公斤的食品,重量未超过1公斤的,允许最大负偏差值为20克。即使重量在4公斤与25公斤(包括25公斤)之间的,最大负偏差也不得超过100克。
肉、蛋、禽、海(水)产品、糕点、糖果、调味品或高于6元/公斤,但不高于30元/公斤的食品,重量未超过2.5公斤的,允许最大负偏差值为5克;2.5公斤与10公斤(包括10公斤)之间的误差也仅为10克。
据此,付太婆所购排骨,未超过2.5公斤,最大误差当在5克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