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点了炒豆苗、孜然羊肉、糖醋鱼和花卷各一盘,消费者侯先生却被“宰了”688元。饭店服务员的解释是,菜单上注明海鲜以时令价格为准,因此,糖醋鱼35元指日常每斤35元,而当天饭店使用的是每斤260元的鲟鱼,故这道菜的价格为540元。
北京市消协点评认为,这是一起较为典型的以模糊价格表述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与公平交易权的案件。消法规定:“经营者应当向消费者提供有关商品和服务的真实信息,不得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该饭店用文字游戏诱使消费者购买商品和接受服务,构成价格欺诈。
经调解,饭店最终退还侯先生用餐款300元并郑重地赔礼道歉。 (法制晚报 记者 沈迪)
海鲜时价究竟是个什么价
许多饭店在给海鲜标价时都喜欢标以时价,这让消费者觉得云里雾里,不知深浅,更有很多人因此吃了哑巴亏。那么———海鲜时价究竟是个什么价“我也不知道多少钱。”2005年8月18日中午,当记者指着省城双塔西街某饭店菜谱上标注的“大闸蟹时价”,问服务员到底时价是多少时,服务员如是回答。而在相隔不远的另外两个大酒店,记者同样发现了时价的身影,标注时价的,几乎都是海鲜。为什么饭店都喜欢给海鲜标注时价,其中有什么猫腻,标注时价算不算明码标价呢?
遭遇时价宰客
16日,程女士在太原亲贤北街的一家烩面馆请朋友吃饭,点了一道虾,“菜单上虾的价格标的是时价,我觉得贵也不过四五十元钱,结账时,一看账单吓我一跳,118元,这不是宰人吗?”在并州路上的一家饺子馆,李女士也被时价蒙了一把。17日,李女士在该饺子馆点了一道标注时价的竹香鲈鱼,结账时,服务员告诉她鲈鱼的价格是每斤38元。饭后,李女士从太原的海鲜市场了解到,鲈鱼的零售价格是13.5元。李女士说:“就算饭店要挣钱,翻一番也就是27元,再图个吉利,28元也可以了。38元实在有点太坑人。”在很多饭店,龙虾、对虾、鲍鱼等海鲜都标着时价,有关人士介绍,在那些价格高的海鲜上,饭店会更宰人。
时价究竟在蒙谁
那么,这些时价海鲜都是谁在吃呢?“时价菜通常也是面子菜。”有关人士介绍,来饭店点时价海鲜的,多数是请人吃饭,既有个人,也有单位的。在点菜时,一般人不好意思问时价究竟是多少钱,在结账时,更不好意思斤斤计较,明知时价不实,也会照单付款。“如果是家庭吃饭,吃亏情况也不在少数,就拿李女士碰到的500克38元的鲈鱼来说,因为鲈鱼并不是天天都吃的,它现在究竟多少钱500克,很多人并不清楚。在这个时候,还是会被宰。”除了在价格上做手脚之外,该人士还告诉记者,一些饭店还在数量上蒙客,一些较为正规的饭店会标明每个菜的含量,比如说海螺,会标明海螺多少克,配料多少克。但一些饭店就会蒙人,点的是海螺,菜端上来后,食客一看,分明是辣椒堆里找海螺。
标时价等于不标价
那么,时价究竟是个什么价,属不属于明码标价的范畴呢?“时价就等于没有标价。”省物价检查所有关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态度很明确。他告诉记者,按照价格法及相关法规的规定,明码标价需要标出商品的品名、价格、数量等内容。即使饭店说他的海鲜是澳洲、日本运过来的,500克标价上万元,只要能够提供相关证明,就是合法的,但饭店不能以时价糊弄消费者。与蔬菜、肉类相比,海鲜的价格确实变化比较频繁,那么,饭店应该怎么办呢?该人士认为,饭店可以把价格变动较为频繁的食品单独列单,根据市场价格的变化随时变更自己的菜单,或者在海鲜区标明当日价格,“任何原因都不能成为不标价的解释。”目前,在太原市多数大饭店里,都存在时价。太原市物价部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他们曾专门就此进行过检查,但时价现象仍屡禁不止,而且,很多消费者因为习以为常,发现时价时,也不向物价部门举报,这给了饭店方以可乘之机。记者提醒,如果遭遇时价蒙人,消费者可拨打12358向物价部门举报。(2005年08月19日 山西晚报 记者滑艳兵)
上海:菜单只标“时价”可拒付
从2004年6月1日起,上海市消保委及上海市饮食行业协会制定的《关于本市餐饮业切实做好提供消费结算清单等项工作的通知》开始实行。所有餐饮企业账单将不得“打闷包”。
新规定实施后,市民到饭店吃饭,也能拿到与到超市购物后一样的消费结算清单。根据通知:“餐饮业在提供餐饮服务时,应主动向消费者提供消费服务结算清单,清单上应写明菜肴、点心、汤类等项目的品名、数量、单位、折扣及合计金额。结算单上需标明消费日期、时间和投诉电话”。这样,饭店很难再“浑水摸鱼”。
市民如果再看见菜肴标着“时价”两字,可以拒绝付费。有关人士解释说,根据新规定,未经明码标价的项目不得计入消费结算清单。所以店家惯用的“先斩后奏”法将行不通了。
至于“最低消费”,规定中也要求设最低消费标准的餐饮企业,应当在醒目位置标注最低消费的内容和标准,并在提供消费服务前告知消费者。消费者如果发现有违规的餐饮企业,可向物价监督部门或消保委举报。广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