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月以来,仅武汉本地几家报纸的分类信息广告显示,几乎每天都有多达30家———40家餐馆转让、转租。一家多年代理此类广告的公司老板说,今年餐馆的转手率明显高于往年。
“两年前,服务员平均工资在400元-500元,现在是700元-800元,而菜价几乎没有变化,一个大店数百到上千员工增长的工资成本如何消化?加上菜肴原材料价格、燃油(主要是柴油)价格,以及房屋租金、税收等都在上涨……”一些餐饮企业老板抱怨:“在汉开餐馆的门槛明显提高。”减内增外效益大不同
16日,武汉小蓝鲸第26家加盟连锁店在河南驻马店开张,2000多平方米的面积在仅有20万人的当地就成了超级大店了。小蓝鲸董事长刘国梁说,近年来他们在省内外低调发展发现,进入地级城市,投资收益率平均为武汉开同等规模餐馆的1.5倍。
近年来,武汉的一些餐饮企业也在运用“减内增外”模式,在武汉稳固少量网点,做特色化差异化经营,腾出资金和精力“猎取”经济较为发达的城市、较好的路段和志同道合的合作伙伴,外向发展。分众经营尚在探索中
“太子花园酒店瞄准的是城市白领,环境、菜肴和价位肯定与以往‘太子’不同。”亢龙太子称,他们将提高收益率的目标放在了今后要服务的高端客户方面。与之类似的还有湖锦酒楼,他们与上海锦江的合作,也将增加武汉的高档酒楼。
与消费能力高低分众服务不同,洪山楚灶王的老板悄悄在汉口开起了邦可中西餐厅,加上其以前开的味添面馆,中、西、小吃的分众服务成为新的特色。
由于这些新店有的尚在建设,有的运作时间不长,其效益尚难见分晓,但已经走出了寻求突破的第一步。(记者 张军 实习生 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