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行业新闻 >> 正文

独创菜肴获得好评—民间厨星武汉论剑

 2006-11-19 湖北美食网 评论0

  昨日,在武昌首义园,第五届全国电视烹饪大赛武汉赛区开锣。10余名从8岁到57岁的民间“厨星”闪亮登场,长达近5个小时的比赛中,赛场内外一直洋溢着欢声笑语。 
    
  中外家庭的现场秀 
    
  着唐装、戴牛仔帽、相貌英俊的美国人道格一出场,就备受瞩目。偏偏他又不断玩小动作:大葱不切而用手掐,没一会就摘下帽子当扇摇……他与搭档朱丽亚设计的“丹佛之恋”菜肴拿到了这轮比赛的最高分。赛后,道格告诉记者,他的妈妈每两周会做一次中国菜,家里有成堆的各国菜谱。 
    
  与道格形成对比的是新西兰人菲利浦,他与武汉媳妇杨雪春做牛排时几乎没有声响。他们的默契源于4年前在新西兰某学院求学期间,两个不同国度的人,在电影放映前候场时认识了。婚后,菲利浦最喜欢做的事是亲自做蛋糕送到妻子的公司,令妻子的同事羡慕不已。尽管他们在比赛中失利,但记者知道这牛排里的柔情。 
    
  毫不发怵的小厨星 
    
  “每天,这孩子都是做好菜等爸爸妈妈回家吃饭。”何博洋的妈妈作了这番介绍后,8岁的何博洋迅速成为比赛场内引人注目的“明星”。他是小厨星中年龄最小的,但他切菜的姿势、动作,受到评委中国烹饪大师汪建国的频频赞扬,“这孩子有潜力”。何博洋做的清蒸鳊鱼也得到最高分,而他说的一句“长大了做厨师”,获得满堂彩。 
    
  女孩子连梦琪、姚文欣、左静等文静许多,但各有所长,姚文欣的黄瓜片被评价“切的很专业,典型的象眼切法”;左静的番茄炒花菜“注意了营养搭配”,连梦琪的花色玉米则获得了与何博洋一样的高分。 
    
  压轴大戏“妈妈菜” 
    
  “妈妈菜”是形容有多年厨房经验的家庭主妇做的菜肴。昨日上场比赛的“妈妈级”选手,显示出了实力。选手之一彭秋兰的扇面豆腐,就得到了评委好评。其豆腐菜,是现场用冬瓜雕刻成扇面盅,盅中填加了豆腐后,再上蒸锅蒸熟,装盘时还用精致的菜肴切片围边。选手徐秀娟制作的辣子鱼,其口味也得到评委好评。 
    
  评委现场教做菜 
    
  “这道菜油偏重”、“这道菜既然是做川菜,辣味还不够”……比赛也成为中国烹饪大师汪建国、孙昌弼,给参赛选手以及围观群众教做菜的课堂。 
    
  有的菜肴如鱼圆,大师们甚至完整地介绍了配方和制作工艺,令现场观众和选手感觉受益匪浅,许多人说“这是书本上学不到的”。 
    
  特别提示:本周三将举办第五届全国电视烹饪大赛武汉赛区第二轮比赛,由中央电视台节目主持人现场主持,这轮比赛总分最高者,将有机会参加央视的复赛,比赛将进行现场录像,并将在明年春节前在央视二套播出。(记者张军)
发送给好友分享
信息加载中...

湖北美食   名菜 | 小吃 | 特产

信息加载中...

美食文化   典故 | 名人 | 杂谈

信息加载中...

健康饮食   男女 | 瘦身 | 母婴

信息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