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质量安全 >> 正文

尽快管好热干面 扫除“金牌早点”强碱阴影

 2006-11-19 新华网湖北频道 评论0

  市政协副主席龚非力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烧心”热干面监管难度很大,但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有所作为。武汉市民普遍喜欢在外面过早,热干面又是大众最喜欢的早点,必须保障其安全。  
    
  原市政协常委、提出武汉食品安全建议案第一人——田永福说,强碱性热干面的问题,再一次敲响食品安全警钟。和许多市民一样,市政协常委、市政府参事赵慧第一次了解热干面“烧心”的真相,非常吃惊,认为热干面是武汉金牌早点,应让其健康发展和壮大,不该被强碱的阴影笼罩。  
    
  市人大代表、江汉大学医学院教授刘丽江,市人大代表、市劳动职业病防治医院院长李乐提议,给热干面制定行业标准,大力扶持一批“放心面”生产企业,用市场的手段,挤走强碱面。  
    
  昨日,继续有众多市民给本报打电话,发短信。武昌居民胡先生等人说,几年前,武汉果断管住了加了“雕白块”的“毒米粉”,现在是治理“烧心”热干面的时候了。  
    
  记者昨走访多家早点摊发现,一些摊点的热干面,碱量开始减少,居民反映,面的碱味淡多了。(记者 陈自力 齐翔)  
    
  政府要监管 消费须引导  
    
  市政协副主席、同济医学院博导龚非力  
    
  武汉市民普遍喜欢在外面过早,早点摊经营又非常分散,监管难度很大,但职能部门必须高度重视,有所作为。武汉能否拿出热干面行业标准?能否扶持有信誉的企业生产“放心面”?对强碱面,要群众监督、媒体曝光、政府处罚,多管齐下,保障食品安全。  
    
  同时,要加强消费引导,让市民明白强碱面的危害,不吃强碱面。 
  
  别毁了武汉的金牌早点  
    
  市政协常委、市政府参事赵慧  
    
  看了晚报关于热干面“烧心”的报道,我很吃惊。武汉食品安全监管还很薄弱,热干面是早点工程缺乏监管的缩影。在乌鲁木齐、苏州、广州等地,都建起了非常完善的早点工程,武汉却没有。  
    
  武汉不妨以热干面为切入口,建立科学、卫生的早点工程体系。热干面是武汉金牌早点,应让其健康发展和壮大。  
  
  应建立热干面行业标准  
    
  市人大代表、江汉大学医学院教授刘丽江  
    
  热干面在武汉出现几十年,是武汉饮食文化的一部分,也是武汉对外交流的“大使”。我们应该让市民、让更多的外地人,都能吃上放心热干面。  
    
  现在的当务之急是,可否给热干面制定一个行业标准,参照老牌企业蔡林记等制作工艺,做出碱量适中的合格热干面,在政府监管下大力推行。  
    
  用市场之“手”挤走强碱面  
    
  市人大代表、市劳动职业病防治医院院长李乐  
    
  以前做热干面是个辛苦活,做面和卖面的是一家,半夜做,第二天早晨卖,做多少卖多少。现在的热干面生产厂家,为让面保存更长时间,过量添加面碱。解决这个问题,政府要管,市场杠杆也要运用好。  
    
  首先要大力扶持一批放心面生产企业,给其一些优惠政策,给他们发放热干面“放心牌”,并在早摊点上悬挂,让强碱面没有市场。其次是要解决执法依据问题,让管理部门有法可依,从而严格查处强碱面。
发送给好友分享
信息加载中...

湖北美食   名菜 | 小吃 | 特产

信息加载中...

美食文化   典故 | 名人 | 杂谈

信息加载中...

健康饮食   男女 | 瘦身 | 母婴

信息加载中...